微信公众号「张强医疗科技」

杜昕医生专访|CHIVA的修炼与传承

张强医生集团(中国)旗下医疗机构                                                                                                                                                                                                                                        

图片

上 海

图片

北 京

图片

深 圳

图片

成 都

图片

济 南

图片

天津

 

在静脉曲张治疗的诸多方法中,CHIVA是一种极具独立气质的存在。它不以破坏为目标,而以血流动力学为依据,修复人体自身的循环逻辑。CHIVA理念让医生从“切除病变”转向“理解血流”,让治疗从“技术操作”走向“生理平衡”。但要真正掌握它,并非易事。

图片

作为张强医生集团北京静脉曲张CHIVA中心负责人,杜昕医生也是全球CHIVA培训和认证项目国际专家组主要成员。她用多年的临床积累和教育经验,参与构建了这一系统化的全球培训体系。

在接受专业媒体Venous Update专访时,她说:“CHIVA的学习,是一场关乎重新认识静脉功能,并学会尊重静脉引流规律的修行——它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技术,更是医生对科学的敬畏。”

Alex:杜医生,您在全球CHIVA培训与认证项目组中主要负责哪些工作?能否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意义?

图片杜昕医生:

其实这项工作更像是一种长期的同行协作,而不是一个“职位”。我在全球CHIVA培训与认证项目中主要参与体系建设、课程研发,也会与国际专家组一起讨论培训标准的细节。这一项目由张强医生集团与国际权威机构INTELEOS共同发起,初衷很简单——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套科学、透明、可持续的培训体系,让医生们在统一的理念下学习和理解CHIVA。

图片

CHIVA的核心不在于手术技巧,而在于“看懂血流”。它要求医生理解血液为什么会反流、它的路径在哪里,以及如何通过最小的干预恢复平衡。这种理解并非来自直觉,而是来自系统学习与反复实践。许多医生在第一次真正理解血流动力学时,都会有一种“重新认识静脉”的感觉。

当然,这项工作的推进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无论是国内外的专家,还是各中心承担培训工作的医生,大家都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义务地参与课程建设、病例复盘、教学视频制作和培训答疑。这种坚持,靠的不是名利驱动,而是一份对医学教育的热爱和对科学标准的尊重。培训项目的意义,从来不仅是教学本身,而是形成一种医学共识——让医生以科学的方式思考,让患者因科学的普及而受益。这,才是我们最看重的结果。

Alex:很多外科医生觉得CHIVA难学、耗时长。为什么它的学习周期会这么漫长?

图片杜昕医生:

确实,CHIVA的学习过程比较长,也不轻松。它要求医生几乎重新理解静脉系统的运行方式。传统外科的逻辑更多是“哪里病了、就切除哪里”,而CHIVA恰恰相反,它要先弄清楚“为什么反流”“血流为什么会走错路”,然后再去设计怎样让它恢复平衡。看似只是思路不同,其实是对整个疾病理解的重新建构。

CHIVA的核心是血流动力学。医生不仅要看清血管的形态,更要理解血流在不同体位、不同压力下的变化。比如在站立超声检查中,我们需要准确判断反流点、回流点、代偿通路的位置与功能,这些细节决定了整个方案的方向。它不像一般手术那样“看到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医生在脑中建立一个动态的血流模型。这对超声操作、分析推理、手眼协调,都是全新的挑战。

培训周期一般需要一年左右,包括理论学习、超声实操、血流图(mapping)绘制、病例分析和国际认证等环节。尤其在实操阶段,医生要不断去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是不是在真正改变血流动力学,而不仅仅完成了一个“动作”。这样的过程没有捷径,必须经过时间的打磨。

我特别理解大家说的“难”。对很多已经有丰富外科经验的医生来说,CHIVA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暂时放下过去的习惯,重新去理解血流与生理的逻辑。这很不容易,但也正是CHIVA的魅力所在。

Alex:既然CHIVA是一种很科学的治疗理念,为什么它在目前的医学体系中还没有成为所谓的“主流”治疗方式呢?

图片杜昕医生: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被客观看待。首先,要承认“主流”与“科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医学的发展从来都不只取决于科学原理,还受到历史习惯、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影响。而CHIVA的特殊之处恰恰在于它几乎不依赖设备和耗材,真正依赖的是医生自身的判断力。这意味着疗效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医生的知识积累和血流分析能力,而不是仪器。这样的体系在现代医疗环境下其实是“反商业”的——它要求医生投入更多学习时间,却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回报。这使得它在推广初期的传播速度相对慢一些。

图片

其次,是技术门槛的问题。CHIVA对医生的要求确实高。它不仅需要医生具备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超声操作能力和病理推理能力。对于很多已经习惯通过“可视化手术”判断病变的外科医生来说,要重新学习血流分析、建立“看不见的逻辑图”,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需要时间去理解和实践。

还有一点是理念上的差异。传统外科治疗的逻辑是“切除病变”,而CHIVA更强调“保留功能、调整结构”。要从“去掉坏的”转向“修复原有的”,不仅是操作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变化。

如今,CHIVA已被纳入美国以及多个欧洲国家的静脉病临床治疗指南,也被越来越多长期随访的数据证明:它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治疗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我个人的看法是,CHIVA今天或许还不是最“主流”的选择,但这并不妨碍它代表医学发展的一个方向。科学的力量往往需要时间去被理解、被信任。

Alex:现在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尝试学习和应用CHIVA,但在患者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反馈。这是不是意味着临床上也存在一些“执行不规范”的情况?

图片杜昕医生:

随着CHIVA理念的传播,确实出现过一些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部分医生在尚未系统学习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尝试应用,结果效果不理想,也让患者遭受了更多的困扰。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轻患者,预约了我们上海静脉曲张CHIVA中心的门诊。他十几天前曾在外院接受了所谓的“CHIVA手术”,结果恢复过程却十分不顺利。他后来自己查阅文献,并向其他医院的多位医生咨询,终于意识到:自己接受的,是“假”CHIVA,换而言之:不是科学规范的CHIVA治疗。

图片

见到我时,他说:“我真的很后悔没有早点了解真正的CHIVA,如果早点知道,我不会那样选择。希望你们能多写一些科普,让更多人少走弯路。”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难受,患者承受了原本不该有的痛苦。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规范的培训和标准化的体系,不只是职业要求,更是保护患者的底线。

其实,西班牙资深的CHIVA专家 Samso 教授曾经说过:“CHIVA在各国传播初期,往往经历三个阶段:热情扩散、因执行不规范导致的退潮,以及反思后的专业成长。”早期,有些医生急于尝试、展示新技术,忽略了血流动力学理论需要重新系统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将CHIVA误解为高位结扎、分段切除、分段结扎等。结果,患者术后体验和疗效远不如预期,不但让部分患者对CHIVA产生了误解与失望,反过来也加强了这些医生对CHIVA的错误印象,削弱了CHIVA本身具有的医学价值。可以理解,这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多年外科习惯的惯性所致——传统的治疗方式更关注“看得见的血管”,而对“看不见的血流”缺乏足够理解。

真正的医学进步,往往不是靠热情推动的,而是靠时间、学习和反复实践慢慢沉淀出来的。

Alex:一路坚持CHIVA的研究与培训,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图片杜昕医生:

CHIVA的魅力在于,它能让医生重新去理解血流、理解身体的逻辑。刚开始学习时,我也觉得困难——太多细节要重新建立,太多概念要推翻重学。但正是这种挑战,让人不断去琢磨、去验证。

在临床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病例。张强医生集团旗下的各地CHIVA中心,陆续接诊到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疑难患者:有的在不同医院反复治疗,却始终没有解决问题;也有一些患者的静脉曲张来源很特殊,当地的医疗条件难以提供更深入的评估。这些年,我们和各地的同行保持沟通,很多医生在遇到这样的病例时,也会建议患者到具备成熟血流动力学评估体系的中心进一步确诊。同行之间的信任,是一种很朴素真诚的力量,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面对那些复杂的病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静脉曲张

CHIVA中心

正是因为这些经验,我们决定在北京静脉曲张CHIVA中心筹建疑难静脉曲张会诊中心。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复杂的病例能得到系统梳理和精准分析,也让不同专科之间能更高效地沟通与协作。这个中心的意义,除了帮助患者找到更清晰的方向,也是在推动一种合作的医学精神。

对我来说,CHIVA的学习和教学更像是一条共修的路。大家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用心地去研究病例、总结经验、分享想法。每一次讨论,都会让人重新思考医学的本质——不是去展示谁更先进,而是让科学的理念被更多人理解、让更多患者真正受益。

Alex:听说张强医生集团正在筹备“亚洲静脉学院”。这是否意味着你们正在探索更开放的教育与合作模式?

图片杜昕医生:

是的。过去几年,我们在CHIVA的培训与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无论是教学方法、病例评估体系,还是与国际专家的交流,都让我们意识到——要让理念真正被理解,就必须让学习变得更系统、更持续。亚洲静脉学院(Asian Venous Academy)即将在香港落地,计划打造一个面向亚洲医生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平台。它不会只聚焦CHIVA技术本身,而是希望涵盖更完整的内容结构,包括血流动力学评估、AI在医学中的应用、医生管理与领导力培养等模块,让医学教育更系统、更开放,也更符合当下临床发展的需求。

图片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通过亚洲静脉学院,把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理念与标准体系化地沉淀下来,同时也能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医生分享、讨论、改进。医学的进步从来不是靠一个人、一家机构完成的,而是靠持续的交流与理解。

我觉得,这件事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的开放——不是要“推广”什么,而是希望让医生在学习中彼此看见,也让患者因此受益。这或许就是教育



最初的意义:让知识被传递,也让科学有机会走得更远。

图片

🧠 不确定该不该治?                                                                                                                                               

图片
图片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用于提供科普和专业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VaricoSeek 为健康辅助工具,提供内容仅作信息参考,不构成医疗诊断或替代医生面诊建议。文中插图为示意图,非真实患者,部分为AIGC。具体诊疗与出行安排请遵医嘱。

供稿:Faye

排版:Michael

张强医生集团简介

ABOUT US

张强医生集团(Dr. Smile Medical Group),成立于2014年7月1日,总部设在上海,法定机构为上海张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创始人是中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目前,集团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济南和天津等城市设有自营及合作的静脉曲张CHIVA中心,这些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血流动力学评估设施和全职的专业医疗团队,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诊疗服务。2023年,集团在非洲设立了首个海外CHIVA中心。2024年,美国Dr. Smile Medical Group投入运营,并全面启动国际化进程。2025年,集团在纽约曼哈顿设立美国总部及管理服务组织(MSO),完成NPI注册,正式取得美国医疗服务提供者身份编码,为CHIVA中心在美落地奠定基础,标志着CHIVA理念迈入美国医疗体系。

张强医生集团是发起和参与负责全球专项临床技术—CHIVA国际认证的中国医生团队,同时属于国家级静脉病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并负责主办静脉病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作为国际静脉病论坛(GVF)、思俊国际静脉病学院线上教育主办方,张强医生团队在国内最早应用多项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技术,包括内镜交通静脉阻断术(SEPS)、静脉腔内射频消融(RFA)、CHIVA等,2017年全面启用CHIVA替代其他微创疗法。

张强医生集团成功将传统下肢静脉曲张可能长达数天的住院治疗,缩短成为一小时左右的CHIVA门诊治疗,目前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已服务两万余例。

张强医生集团成功将传统下肢静脉曲张可能长达数天的住院治疗,缩短成为一小时左右的CHIVA门诊治疗,患者术后无需再穿弹力袜,目前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已服务两万余例。

(下滑了解更多)

图片
  

关闭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