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2岁的小韩(化名)从外地坐火车到深圳,刚出站,突然眼前一黑摔倒在地,幸亏路人出手施救,后来送医院诊断为 肺栓塞 。幸运的是,医生采取紧急措施挽救了患者。
无独有偶,去年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来中国与丈夫团聚,长时间坐飞机,引起下肢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肺部,引发 肺栓塞 。
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凶恶的疾病,可以如此迅速的夺取一个人的生命?
沉默的“旅行杀手”
——经济舱综合征
——
经济舱综合症(Economy Class Syndrome, ECS):简单来说就是发生在旅行人群中的静脉血栓症,只因为最初发现的病人大多来自乘坐比较空间狭窄的经济舱座位的乘客,故而得名。
张强医生集团国际静脉病中心曾接诊过一位小腿血栓的患者。他经历了与俄罗斯姑娘相同的情况 ——坐了十几个小时长途国际航班。
在飞机上,他就感觉右侧小腿肌肉有点“紧绷感”,下飞机后就出现了右侧小腿肌肉的疼痛感。当时他没在意,过了几天,小腿肌肉越来越痛,还出现了脚踝肿胀。
张强医生集团国际静脉病中心
门诊血流动力学评估
来门诊后,发现他右小腿肌肉轻轻挤压有疼痛感,小腿前方一按一个小坑,经过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后,确认“右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较轻类型,有导致猝死的风险,万幸还没有发生。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为何会突发“肺栓塞”?
——
久坐不动、身体疲劳、饮水减少等,这些都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经济舱综合征最大的危害在于血栓从腿部顺血流漂浮进入肺动脉,堵塞肺动脉。
轻症患者呼吸困难,出现憋喘,重者则晕厥乃至造成猝死,即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
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只发生于经济舱,头等舱也可发生,长时间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车、汽车)的人群也有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
飞机在高空,机舱内是处于一个低压、干燥的环境下,经济舱座椅空间狭小,人们的活动频次和活动程度都会受到限制。
为什么静脉曲张会增加
“经济舱综合征”的风险?
——
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血栓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但一个重要的因素在2018年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被证实。研究涉及几十万人的样本,结果发表在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是常人的5倍。
来自张强医生的专业建议
——
01
适度活动
长时间坐车后,每隔两小时应起身活动一下身体,尤其是踮起脚尖,收缩腿部肌肉,帮助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液瘀滞。
02
保持水分
在旅途中要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这有助于血液的流通。
03
穿弹力袜
可以考虑穿戴低膝弹力袜,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液瘀滞,促进血液回流。
04
避免大量饮酒、吸烟、油腻食物
这些习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应尽量避免。
05
注意高危人群
孕产妇、长期卧床患者、肿瘤术后患者等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06
治疗静脉曲张
对于有静脉曲张的人,尽早治疗不仅可以解除高危因素,避免血栓带来的风险,更可以防止静脉曲张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其它众多并发症。
其实,平时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长时间坐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也同样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导致肺栓塞,引发严重后果。
2013年的一项研究(Matthews et al.,JAMA)发现,久坐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建议每坐30分钟就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有助于改善代谢。
2016年的一项研究(Biswas et al.,The Lancet)表明,长时间久坐与健康风险增加相关,但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每隔多少时间活动才是最佳。
这项研究提到每隔1至2小时站起来活动或走动可以降低健康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提到,每周至少应该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例如快步走。此外,WHO建议长时间久坐时尽量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有助于预防久坐相关的健康问题。
尽管缺乏明确的每几小时需要活动的科学研究证据,但从现有的研究和专家建议来看,频繁的小腿活动对健康有益。
对于长时间坐车、坐办公室工作的人来说,每隔一至两小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腿部运动,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久坐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责编:Michael
如何预约张强医生集团国际静脉病中心的门诊与视频咨询?
进入“张强医疗科技”【我要预约】菜单,进行自助预约。
视频号张强医生集团
视频号张强医生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