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医生集团(中国)旗下医疗机构
医师节前夕,张强医生集团(上海)静脉曲张 CHIVA 中心迎来了一位美国医生——Steve Elias教授。
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静脉疾病领域专家,专程从美国飞抵上海,将两天的时间投入到上海静脉曲张CHIVA中心的诊疗观摩中——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他的目光追随着一台接一台的治疗流程,衔接紧凑,鲜有停歇。
两国医生还围绕无创技术、AI在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筹建全球静脉曲张CHIVA中心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恰逢8月19日中国医师节,Elias教授接受专访,围绕医学创新、职业坚守及静脉疾病领域诸多话题分享见解。
Steve Elias 教授 (美国)
• 美国静脉论坛副主席
• 张强医生集团美国总部首席顾问专家
创新:医学前进的“发动机”

谈及静脉疾病领域的创新,Elias 教授兴致盎然地谈到,医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要判断哪些创新真正对患者有价值。他表示,医生面对创新时,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能武断地判定某种方法可行或不可行,而要去尝试验证。
他常对身边的人说:“既要审视已有的,也要勇敢拥抱新事物,即便是那些看似遥远或不切实际的设想,也值得鼓励尝试。”
他也建议年轻医生,为了患者的利益,要尝试新技术,若有效就大胆创新,即便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至少尝试过并了解了它的实际作用。
说到医生的节日,Elias教授说到,美国的医师节在每年3月30日,虽然也有一些传统,但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的纪念。
“在我工作的医院,医师节当天会搞个早餐会,让平时各忙各的医生们在这一天相聚。美国很多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都在自己的诊所忙碌,跟医院里的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碰面机会不多,这顿早餐会就很有意义。”
动力:技术与教育的双重驱动
医学工作是充满挑战的职业,当被问及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热忱时,Elias教授坦言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对新技术的持续探索欲。
“就像CHIVA技术,目前美国尚未开展,我这次特意来到张强医生集团上海静脉曲张CHIVA中心,就是想亲眼看看这项技术的临床实践,终究是想判断它能否真正惠及患者。”在观摩了多台CHIVA治疗后,他感慨说:“事实证明,这一理念确实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其二,则是教育的温度。
“过去25年,我始终乐在其中的事,就是把静脉疾病的诊疗知识分享给更多同行。”他特别强调,静脉疾病虽不致命,却关乎生活质量,“所以治疗必须围着患者转,要读懂他们的困扰、回应他们的需求,不做多余的治疗——这和救治危及生命的疾病,是全然不同的思维。”
未来:更微创,更以人为本 对于静脉疾病专科医生的未来发展方向,Elias教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近几十年来,静脉曲张的治疗技术一直在朝着更微创的方向发展,未来会更趋向微创化、甚至无创化,比如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这样的技术正在展现潜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患者对静脉疾病治疗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治疗的核心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他希望年轻的医生多去倾听患者的诉求,医生不应替患者决定需求,而是要询问患者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
展望:纽约 CHIVA 中心的新蓝图 张强医生集团全球静脉曲张CHIVA中心的进展备受瞩目,作为美国首家CHIVA中心——CHIVA Vein Center of New York的重要推动者,Elias教授坦言,他非常期待将CHIVA引入美国,这对静脉曲张患者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会为当地静脉曲张患者带来积极改变。
而目前美国还没有医生接受过相关培训。他此次来访就是为了学习、掌握CHIVA。纽约CHIVA中心除了临床工作,它还将是一个培训中心,让所有对CHIVA理念感兴趣的医生都能在这里学习。
携手前行:中美医生的共同使命 张强医生集团正在将CHIVA中心布局全球,中国医生集团“出海”,为全球医生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标准化、规范化CHIVA治疗普及。
在中国医师节这一承载医者初心的日子里,Steve Elias教授与张强医生集团的深度交流,让两国医生在静脉疾病领域探索的共同追求愈发清晰,也让以患者为中心、守护健康的医者初心更加鲜明。
这份跨越太平洋的医学默契,将助力全球静脉曲张诊疗技术进步与融合,为全人类健康福祉持续注入力量。
值此佳节,向所有坚守医者初心的同行们致敬,祝医生们节日快乐!

供稿:Faye
制图、排版、责编:Michael
张强医生集团简介
ABOUT US
(下滑了解更多)
